几次世界大战感觉澳大利亚都没怎么参加!是我不了解历史还是…?

澳大利亚对阵法国历史-法国队和澳大利亚队谁胜

一战和二战,澳大利亚都参与了,而且发挥了不少作用。

一战时,澳大利亚在对德宣战后两个月,便派出第一批远征军去欧洲,其中包括一 个轻骑兵旅和三个步兵旅,约2万人。且在宣战前一日(8月31日),澳大利亚政府将其战舰连同海军士兵2万人交由英国海军调用。

澳大利亚本身参加二战的时间比美国人要早得多,美国直到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遭到日本袭击之后才对轴心各国宣战参加了大战,而澳大利亚作为英联邦国家在1939年9月3日就已经对德国宣战,虽然在一开始澳大利亚军队几乎完全没有准备,而且当时的澳大利亚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军队,除了有一支能够战斗的海军之外,但这支海军也非常弱小,一共只有十三艘重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在对德宣战之后,澳大利亚在扩充海空军的同时,还迅速地组建和训练了一支最后达到30万人的第二澳大利亚皇家陆军,这支由志愿兵组成的部队后来和纳粹德国,意大利,法国维希政权以及日本军队都交过手,都取得了胜利。

澳大利亚足球队战绩

澳大利亚足球队战绩是参加了5届世界杯,进入16强。

澳大利亚国家男足参加了5届世界杯,分别是1974年、2006年、2010年、2014年和2018年。其中,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该小组获得了16强的资格。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成绩,澳大利亚队的风格属于英式足球流派。

球员个子高、强壮、速度快。他们擅长从侧翼传球,长传和头球进攻。面对亚洲的技术流,他们有自己的身体和空中优势,所以可以在2015年本地亚洲杯上赢得亚洲杯。在成为教练之前,阿诺德也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代表国家队参加了58场足球比赛,打进20球。担任前锋,目前执教澳大利亚国家队备战2022年世界杯。

具体分析:

世界杯小组赛,澳大利亚队制造了奇迹,他们在最后1场比赛击败了丹麦队。迎来2连胜,拿到6分,最终顺利出线。澳大利亚队成为了第一支出线的亚足联球队,而且他们首次在世界杯的3场比赛都有进球,创造历史。2006年后,这支球队再度跻身世界杯16强。

同时,2胜1负,也是澳大利亚参加世界杯的最佳战绩,真的非常不错。澳大利亚加入到亚足联,因此,他们也被球迷们称为是亚洲球队。第一场比赛,澳大利亚遭遇失利,1-4输给卫冕冠军法国队。但是第二场比赛,澳大利亚队反弹,成功赢球,击败了丹麦队。在第三场凭借莱基的破门,他们又赢了。

谁能详细说一下澳军在二战的作战历史?

二战爆发时,澳大利亚虽没有作好参战准备,国民对这场发生在欧洲的战争缺乏热情,但是大多数人仍支持政府的参战决定,认为英国是澳大利亚的母国,澳大利亚在战争中站在英国一边是天经地义的事。全国随即进入紧急动员,议会颁布《国家安全法》,授予政府有关处理战争事务的广泛权力。政府下令对16—65岁之间的公民进行人口调查,立即恢复强制军训制;对农牧产品、汇率、物价等实施政府管制;发布组建新的“澳大利亚帝国部队”(AIF)的计划,并在11月将建成的第一个师(第6师)派往中东。相隔21年之后,澳大利亚又一次投入了世界大战。在这次大战中,这个人口仅720余万的国家前后共动员了近100万人参战,伤亡人数达95567人,[(12)]为战胜德国日本及其他侵略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直接派军参战,在军事上取得了许多重大战果。

陆军直接参加了中东北非战场、东南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作战。在战争初期,澳陆军第6、7、9师前往中东,先接受军训,1941年1月起先后投入战斗。在西部沙漠战役中,澳军第6师与英军连续攻占意大利军队据守的巴尔迪亚、托卜鲁克、班加西等城,共歼灭意军10个师,相当于意陆军总兵力的1/6。同年3月,澳军转战希腊本土和克里特岛,协助希腊军队抗击意大利的入侵。4月,德军第12集团军绕过希军北部防线,发动迅猛的进攻。澳军被迫随英希军撤至克里特岛,抗击德军伞兵部队和登陆部队的进攻,与盟军一起歼灭了德军一个伞兵师。但因制空权、制海权尽被德军控制而撤回地中海南岸。澳军在这次行动中首遭重创,1595人陈亡,5174人被俘。[(13)]6月,盟军发动叙利亚—黎巴嫩战役,澳军第7师沿海岸北上,7月8日攻下达穆尔,直抵贝鲁特近郊,迫使法国维希政权的部队在5天后接受停火。在北非沙漠,德意军在3月底开始反攻。4月11日澳军第9师在托卜鲁克被包围。澳军官兵浴血奋战,击退德意军无数次进攻,坚持到12月10日盟军前来解围为止。托卜鲁克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也使澳军赢得了声誉。在第二年10月的阿拉曼战役中,澳军第9师打得更为出色。在另外两路进攻受阻的危急时刻,在右路担任主攻的澳9师拼命杀出一条血路,扭转了战局。遭到惨败的德军统帅隆美尔惊叹“(澳军)这一路就像一部粉碎机,碰上它的一切东西都会粉身碎骨”。[(14)]1942年起,澳军3个师先后撤回太平洋战场。

在东南亚战场,澳军第8师参加了保卫马来亚和新加坡的战斗。由于盟军内部存在矛盾,军心涣散,丧失海空保护,被日军第25军击败。1942年2月新加坡陷落时,澳8师15000余名官兵均沦为日军的战俘。澳军另有一个旅据守缅甸东南部,亦被日军击败,退入印度。

在太平洋战场,日本将战火燃到澳大利亚的北大门。1942年9月,澳军在巴布亚的科科达山道战役中击败了向南进犯的13000名日军,粉碎了他们攻占莫尔兹比港进而渡海入侵澳本土的企图。随后,澳军第6、7师和美军一个团在澳军总司令托马斯·布莱梅上将的指挥下向北进攻,至1943年1消灭了盘踞在巴布亚北部沿海地区的日军,拉开了盟军反攻的序幕。巴布亚战役的胜利比美军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击败日军还早半个月。1943年4月,美军和澳军发动新几内亚战役,消灭大批日军有生力量。澳军还参加了攻占布干维尔岛、新不列颠岛的战斗。1945年5月1日,澳军在文莱的东海岸登陆,解放了大片地区。日本宣布投降后,澳军负责在文莱、荷属东印度的东部地区和澳大利亚海外属土接受日军的投降。

澳大利亚海军和空军也全力以赴投入各战区的战斗。海军在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历次重大海战运送兵员给养、支援陆军登陆和护船中起了重要作用,并付出惨重的代价。“悉尼号”巡洋舰在地中海击沉了意大利驱逐舰“埃斯佩罗号”和巡洋舰“巴托罗谬—克莱奥尼号”,后在澳西部近海与德国炮舰“考莫兰号”同归于尽,“悉尼号”上645名官兵全部战。在其他的海战中,巡洋舰“珀思号”、“堪培拉号”和多艘驱逐舰亦被击沉。空军的作战范围更大,包括欧洲战场。大批澳空军人员还加入英国空军作战。战争期间,共有10562名空军官兵阵亡,其中一半战在欧洲。[(15)]

第二,作为盟军太平洋战场的大后方和反攻基地,为盟军调整战略部署和发动反攻提供了必要条件。

日军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后,迅速南下,盟国残部败退澳大利亚,并决定以此为基地调集兵力准备反攻。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十分重视澳大利亚的战略价值,他说:“从全面的战略观点来看,我相信太平洋进攻行动的最有利的路线应该是从澳大利亚出发经过新几内亚到棉兰老岛。”[(16)]

美军于1941年12月22日开进澳东北部的布里斯班,到1943年9月,美军在布里斯班及以北的罗克汉普顿、敦斯维尔等地集结了12万重兵。1942年3月17日,麦克阿瑟来到澳大利亚,并把他的司令部设在墨尔本,7月迁至更靠近北方前线的布里斯班。不久,澳美军队发动巴布亚战役,拉开了盟军反攻的序幕。战争期间,约有100万美军在澳大利亚驻扎训练、休整或调防。在瓜达尔卡纳尔作战的美军官兵在战斗结束后全部转到墨尔本休整,澳大利亚人的热情慷慨使这些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美国军人感动不已。

第三,生产大量和其他军需品,为盟军提供了重要的后勤支援。

二战开始后,尤其是日本南侵以来,澳大利亚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支持盟军抗击侵略者。早在1940年7月,政府就设立局,任命钢铁业巨头埃辛顿·刘易斯为总监,使生产在短时期内出现较大发展,全国约有1000家工厂制造。1943年时,有15.6万名工人在生产第一线工作,行政管理人员为6000人。所制造的产品包括炸 药、弹 药、枪 炮、装甲车、无线电设备和各种其他车辆等。为工业相配套的其他工业也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机床制造业、电气和光学仪器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得到建立和迅速发展。另外,为动员更多的人参加工作,调配人力资源,政府任命华莱士·沃思为人力调配总监。全国16岁以上男女公民均登记在册,随时听候调遣。1943年6月,澳大利亚参军或参加工作的14岁以上的男子达2529000人,妇女为840000人。[(17)]而且,政府还成立了战时工业组织局,负责管理民用生产,调查并监督资源使用。政府对一些重要的战争物资,如汽油等油料实行配给制供给,并限制电力和其他燃料的使用。对于澳大利亚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麦克阿瑟在他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整个战争中,澳大利亚的给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的陆、空部队比起其他战区来都是自给自足的。1942年下半年,他们需要的资源有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来自当地的产物。我给邻近的南太平洋战区运送了大量吨位的给养,超过美国运到我区来的补给。因而事实上西南太平洋并非美国负担,而是自给的。柯廷是这场光辉的澳大利亚战争胜利的主要动力。”[(18)]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根据《租借法》向澳大利亚提供了价值3亿多澳镑的货物和服务,而澳大利亚提供给美国的货物和服务远多于这个数额。[(19)]

第四,在外交方面加强盟国的团结,积极参与创建联合国的工作。在日本军队大举南下的危急时刻,澳大利亚决定改变在外交、国防上依靠英国的传统,加强与美国和其他盟国的关系。柯廷总理在1941年底发表的新年咨文中说:“我毫无保留地明确指出,澳大利亚指望着美国,但这对我们与联合王国的传统血肉关系丝毫没有损害。我们知道联合王国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知道不断存在的侵略威胁。我们知道力量分散的危险。但我们也知道澳大利亚可能垮掉而英国可以依然存在下去。因此我们要下决心不让澳大利亚垮掉,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来拟定一个以美国为基石的计划,它将使我们有信心坚持下去,直至战争的形势转变到对敌人不利的时刻。”[(20)]澳美合作大大加强,澳政府主动要求美国将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部设在澳大利亚,将澳军交给麦克阿瑟指挥,与美国组成“盟国供应委员会”,负责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的后勤补给。在与其他盟国的关系方面,澳大利亚政府1941年6月任命首任驻华公使,向中国运送。一些澳志愿人员来华参战。1942年10月,澳大利亚与苏联建交,还给苏联运去大量羊皮。1944年1月,澳大利亚又与新西兰签订《澳新协定》,加强两国的合作和对南太平洋事务的影响力。

一战中的澳大利亚

大家都知道在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有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不少中国留学生都慕名在这所大学学习。不过,这所学校为什么叫莫纳什呢?

地处南半球,远离欧洲和亚洲的热点地区的澳大利亚是个提倡民主、向往和平的国家。不过,因为和英国有密切的"血缘"关系,所以澳大利亚在没有条约规定的情况下,多次自愿出兵海外,协助英国作战。在联邦成立之前,澳大利亚就为了英国而介入布尔战争、毛利战争等局部军事行动。不过,澳大利亚在那几次战争中的作用微乎其微,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澳大利亚真正体验到了战争的滋味。1914年8月4日,英国宣布对德国宣战。像以往一样,澳大利亚政府立刻显示出高度的热情,表示要追随英国参战。当时的工党政府总理安德鲁?费舍尔(Andrew Fisher)宣布不惜一切代价支持英国,直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个先令"。就这样,澳大利亚这个年轻的国家卷入了血腥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时,澳大利亚并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参加远征部队的兵员都是临时招募的志愿兵。一时间,全国的适龄年轻人都踊跃报名参军,募兵站几乎天天爆满,报名的队伍甚至都排到了大街上。当时,澳大利亚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联邦,但英王乔治仍是这个国家的元首,并且很多澳大利亚人都是来自英国的移民。因此,不少人都认为,为了国王和帝国,他们应该责无旁贷地做出贡献。此外,还可以借机去海外开阔眼界。当然,军队也没有亏待这些哭着喊着上战场的年轻人,给他们待遇还算不错。当时,一名普通士兵的日薪就有6先令。就这样,第一批参军的两万人兴高采烈地舍家撇业,加入了澳大利亚远征军。不久,新兵们在汽笛声中挥手告别了亲人,搭乘38艘运输船奔赴沙场。等待他们的,是血与火的考验。

1914年12月3日,澳大利亚部队在埃及首都开罗登陆,与新西兰部队编成澳大利亚—新西兰军团,即澳新军团,英文缩写为ANZAC。与其他协约国部队不同,澳新军团官兵都戴着别致的宽边军帽,因此这些来自南半球的军人很快就受到兄弟部队的关注。而协约国军队高层最担心的就是,年轻而缺乏作战经验的澳新军团战斗力如何,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在参战的众多澳大利亚官兵中,就有这么一位陆军上校。他留着精心修剪的小胡子,军服笔挺,不论什么时候都精神十足,一看就知道是老练的职业军人。他,就是澳大利亚第4步兵旅的指挥官,澳大利亚20世纪最出色的军人之一——约翰?莫纳什(John Monash)。 1865年,莫纳什出生在墨尔本,父母是波兰犹太人的后裔。从墨尔本著名的苏格兰贵族学院毕业后,他考入墨尔本大学,先后获得工程学位、艺术学位和法律学位。莫纳什对军事的兴趣在上大学时就开始了,没毕业就参加了预备役部队。1913年,在军队服役的莫纳什已经是一名陆军上校。

莫纳什这辈子惟一遭受的大挫折发生在1915年的加利波利战役期间。当时,他率领澳大利亚第4步兵旅官兵与澳新军团其他部队在加利波利血战了8个月。在这场损失惨重的战役中,莫纳什竭尽全力指挥作战,但因英军高层指挥官的愚蠢,他的部队还是遭到了沉重打击。

1916年,已经晋升为少将的莫纳什率领澳大利亚陆军新编第3师开赴法国。虽然英国陆军高级指挥官对他的进攻战术有意见,但莫纳什在步兵作战方面确实有研究,他制订的作战计划又详细又精确,连英军高层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与此同时,莫纳什也获得了手下全体官兵的拥戴,因为他使用的战术总是将如何保护官兵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1918年7月4日,莫纳什少将用独特的战术指挥部队在哈梅尔山战役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战进入尾声时协约国军队的一次重大胜利。这一年的8月12日,莫纳什将军在战场上被英王乔治五世册封为爵士。后来,莫纳什指挥的部队作为协约国军队的先锋,在法国连续作战,所向披靡。

莫纳什将军被公认是20世纪初期在世的最伟大的澳大利亚人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莫纳什退役,开始用大学时积累的知识为家乡服务,主持设计了维多利亚州的全部电力系统。1931年,莫纳什逝世。直到今天,澳大利亚人还对他仍然充满了敬意。1961年成立的莫纳什大学就是以莫纳什的名字命名的。此外,现在我们使用的"百元大钞"也使用了他的头像,以纪念这位澳大利亚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加里波利一战不过是澳新军团噩梦的开始。1916年2月,德国发动了西线攻势。在凡尔登(Battle of Verdun)战役结束后,英法军队又发起了索姆河(Battle of Somme)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澳大利亚军队再次成为突击的主力。在德军猛烈的炮火压制下,澳军的三个师不断冲锋,被击溃后再次冲锋。战役结束后,这三个师有23000人伤亡。此外,还有一个执行牵制作战任务的师,短短几天内就伤 亡 了 5500 人。

澳大利亚军队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当官兵们浴血奋战时,澳大利亚国内政坛也发生了"内战"。残酷的战争使澳军不断减员,因此需要更多的青年开赴战场补充兵力。怎么办呢?1916年,工党总理比利?休斯(Billy Hughes)号召澳大利亚要继续效忠大英帝国,每个月至少提供16500人开赴战场。由于当时自愿参军的人越来越少,因此他提出实行征兵制度。然而,由于休斯所在的工党一贯反对征兵制,并且不想忠心耿耿地跟着英国跑,所以工党内部发生了分裂。最后,澳大利亚在是否采用征兵制的问题上进行了全民公投,结果多数人都反对征兵。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伤亡惨重的澳军也得到了喘息。一战中,澳新军团参加了西线许多著名的战役,如索姆河战役、伊普尔战役(Battle of Ypres)、帕斯什达勒战役、维累—布通诺战役等。澳新军团被认为是协约国最优秀的部队之一,其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军人素质得到了协约国军队高层的赞赏。战争期间,40多万多名澳大利亚青年志愿参军,其中33万多人被送往欧、亚、非战场上作战,其中50%非即伤。而当时澳大利亚全国的人口还不到500万!当然,这个国家在战争中得到的并非只有牺牲。战争结束后,原来属于德国的新几内亚成为澳大利亚的领土,并得到正式认可。

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澳大利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战火中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而澳大利亚的民族精神也在这一时期正式形成。澳大利亚人原来向外国人介绍自己时总是说"我是维多利亚人","我是新南威尔士人"等等。一战结束后,很多人开始自豪地说:"我是澳大利亚人!"对澳大利亚来说,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